为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地合作,7月24日下午,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识产权专业赴中国(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与青岛慕沃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知识产权专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与证书聘发活动。青岛慕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健鹏、知识产权部主任宋蕴、科技成果转化部主任宋孟恩,园区总经理孙承晓出席活动,青岛工学院副校长李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晓燕、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刘华义教授、知识产权专业负责人刘蕾等校方代表参加。
沉浸式体验科创前沿成果
活动伊始,园区总经理孙承晓带领我校人员参观园区科技成果展厅,详细介绍了园区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在重点展示区,孙总现场演示了由入驻企业研发的高端智能装备和创新产品,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对科创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园区200多家科技企业中,9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包,这正是我们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护城河’。”

聚焦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
座谈会上,双方聚焦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展开深度交流。园区总经理孙承晓首先对园区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并表示:“园区拥有丰富的科创企业资源,期待与学校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慕沃科技创始人朱健鹏对此表示高度认可:“科创企业的成长亟需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实践基地的建立将为在校学生提供参与知识产权实务的宝贵平台,切实提升专业技能。”李伟副校长指出:“当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存在‘理论学习强、实务操作弱’的痛点,与慕沃科技共建实践基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举措,旨在打通课程教学与专利撰写、侵权取证等一线业务之间的壁垒。”

携手签约揭牌,共启发展新篇
在双方见证下,李伟副校长代表青岛工学院与慕沃科技创始人朱健鹏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实践基地,并为其揭牌。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青岛工学院现场聘任孙承晓、朱健鹏、宋蕴三位资深专家为知识产权专业行业导师。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课程共建、知识对接、实战训练”的“三阶赋能体系”,聚力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此次共建实践基地,是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也标志着知识产权专业发展开启新篇章。未来,学院将以基地为依托,持续深化与园区及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努力构建并完善“人才培养-企业服务-区域创新”的良性循环,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着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