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赋能胶州外贸升级 政校协同构建人才生态高地——青岛工学院外语学院院长于慧丽受邀为胶州市领导干部讲授跨境电商赋能新发展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5-20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20日,青岛工学院外语学院院长于慧丽应胶州市委党校邀请,为2025年春季学期市管领导干部进修班、新任职市管领导干部培训班作专题授课,以“跨境电商赋能胶州外贸升级:政策、实践与人才生态构建”为主题,深度解析跨境电商发展新趋势与胶州产业升级路径,受到广泛好评。

立足国家战略,解码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

于慧丽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示范区建设背景,系统梳理了跨境电商在全球贸易中的战略地位。她指出,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已连续1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国务院总理李强明确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商销售额达6.3万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8万亿美元,跨境电商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引擎。

针对胶州实际,于慧丽强调:“胶州拥有工业门类最全的产业基础,假发、运动帽、劳保用品等七大优势产业带全球领先。借力‘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打通国际物流通道,是胶州从‘制造强市’迈向‘品牌出海’的核心路径。”

政校企协同赋能,打造胶州人才生态高地

授课中,于慧丽重点分享了青岛工学院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她介绍,学院紧贴行业痛点,联合胶州市商务局、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及20余家企业,构建“政府+高校+平台+产业”四维协同育人体系,成立“跨境电商卓越人才班”“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人才班”,通过“学做结合、实战赋能”模式,破解人才供需失衡难题。

学院重构课程体系,将企业需求的数据化运营、品牌打造等技能嵌入教学,引入雨果跨境“雨课”资源,校企共建3门实践课程,开发《学以致用:跨境电商实用英语》双语教材,并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运营。近三年,学生斩获全国及省市级跨境电商竞赛奖项百余项,就业率达86%,65%的毕业生投身跨境电商领域,成为胶州外贸升级的中坚力量。

聚焦区域发展,共绘产教融合新蓝图

近几年来,青岛工学院面向青岛及上合示范区产业发展需要,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社会工作、文化创意、体育健康、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临空经济、跨境电商、智能信息、健康食品”多个现代产业学院。与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签订区校合作框架协议,以搭建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重点,开展全方位合作。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4.1万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胶州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于院长的授课既有国际视野,又贴近胶州实际,为领导干部把握跨境电商发展机遇、优化产业生态提供了重要参考。青岛工学院的产教融合经验,对胶州打造‘中国北方跨境电商之都’具有示范意义。”

深化合作,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授课是青岛工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区域战略的又一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推动跨境电商领域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为胶州外贸升级注入新动能,助力上合示范区建设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外语学院 孙玮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