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实践到教学优化:我的好课方法论” 魏振钢教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讲座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4-24 浏览次数:

为提升新老师的教学能力,4月23日下午两点,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在3121会议室举行了主题为“从课堂实践到教学优化:我的好课方法论”专题讲座,会议由魏振钢教授分享,各个学院新老师集体参加。

信息工程学院魏振钢教授在“从课堂实践到教学优化:我的好课方法论”主题讲座中,结合其33年《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能力提升指导。作为国家级一流课程主持人和青岛市教学名师,魏教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从教学理念、实践方法到教师素养,全方位分享了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堂的秘诀。

魏教授引用苏格拉底、爱因斯坦的教育哲言,强调“启发式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学理念: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培养”。三条主线教学法:明线,暗线,虚线。明线:紧扣教材逻辑框架;暗线:挖掘知识内在联系;虚线:拓展学科前沿与跨领域融合(如并行算法、海洋科学交叉案例)。“两性一度”标准:通过高阶性(复杂问题解决)、创新性(科研反哺教学)、挑战度(课后探究题)提升课程质量。例如,以“B-树为何适用I/O系统”等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魏教授构建了“线上+线下”全流程教学体系。线上,依托自建MOO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主讲等形式强化知识应用。课程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如通过“中国邮路问题”、密码学家王小云院士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科技报国使命感。魏教授提出:“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以言行塑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责任感。”

讲座尾声,魏教授以“三心”寄语教育同仁。爱心:关爱学生,做亦师亦友的引路人;专心:深耕教学科研,持续更新知识体系;恒心:坚持迭代改进,拥抱AI、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魏振钢教授的实践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信息工程学院 刘振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