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推进专业认证工作,2025年4月11日,朱习军教授在 3202 教室为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专业认证培训。此次培训紧密围绕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展开,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朱习军教授在培训中着重强调了培养大纲 12 条的重要性。他指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学生是否合格需严格按照培养大纲来衡量。这要求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系。目前,学院已初步建立起围绕学生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从学生入学前的招生宣传,突出软件工程专业特色以吸引优质生源,到入学后的详细教育计划,助力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并明晰专业方向,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在学生学习进程中,学院构建了全方位学习指导体系。为各专业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从学业规划到职业方向的一对一精准指导。
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指引。朱习军教授强调,培养目标必须融入思政元素,这与教育指南中的要求高度契合。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爱国情怀。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思政实践活动,将思政内涵巧妙融入专业课程大纲。除此之外,学院紧密贴合国家、山东省及青岛市的区域发展需求,将人才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积极加强与区域内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锻炼实践能力。
朱习军教授在会议上指出,企业、行业专家在专业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院通过定期开展调查问卷、举办行业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行业意见。调查问卷围绕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职业素养等方面展开,深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在行业座谈会上,确定 “如何提升软件工程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 等主题,让行业专家充分建言献策。根据专家建议,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增加企业实际项目案例教学,邀请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授课,切实提升学生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此次朱习军教授的专业认证培训,为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认证工作明晰了方向,也为学院培养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筑牢了根基。相信在朱习军教授等专家的引领下,软件工程专业将在专业认证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通讯员:信息工程学院 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