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养,强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业能力,扩充专业知识储备,青岛工学院于8月19日至22日在4315学术报告厅开展2025年暑期辅导员专题培训第三阶段学习。本次培训围绕中国哲学与文化、政治学原理、社会学理论、教育法规及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开展导学,学生工作部、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

陈京伟教授以《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主题,从“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何在”“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三个层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及传统文化内涵。他指出,辅导员应善用传统文化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文化涵育心灵,以价值引领成长,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
李文菊老师以《费孝通和中国特色社会学》为主题,详细讲解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知识,全面分析了社会学视角下的学生行为与转型挑战,并为辅导员提供了相应的工作策略。她指出,辅导员要运用社会学智慧,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社会结构密码和时代转型烙印,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文化自信、规则意识、公共精神、创新能力的现代公民。
王玉宝博士以《高校辅导员法律法规实务指南与风险防范》为主题,围绕“教育法基础框架与核心原则”“学生管理与事故处理规范”“教师职责与学位管理制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机制”“民办高校特殊规定与风险防控”等方面讲解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为辅导员提供了应对策略。他指出,辅导员应增强依法治校意识,规范管理流程,提升依法管理能力和纠纷化解能力。

刘暖暖主任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主题,深入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环境、过程与规律、原则和方法。她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带人,把握当代大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和规律,将理论转化为育人实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徐树英教授以《政治学视域下的制度、行为、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聚焦“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政治行为与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学维度”四个方面,引导辅导员从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等维度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并通过校园民主实践进一步激活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代韶男老师以《高等教育学核心知识与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为主题,结合政策文件详细解读了教育发展的最新热点内容,深刻剖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并从教育学的角度针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供了行动建议。她指出,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成长的“镜像”,以学术引领学业、以关怀守护成长,真正体现教育“唤醒”本质。
刘鑫教授以《基于管理理论的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全面分析了05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聚焦辅导员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深入剖析了当前学生管理中的痛点与难点,并以管理学视角为基础,针对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分享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他指出,辅导员应实现从“事务型”到“引领型”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教育赋能与管理育人的有机统一。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敏军、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张书玮、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丁汝康结合各自外出培训的学习内容,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思政工作的破与立”“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提升”主题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分享了宝贵的学习感悟与实操经验。

学生工作部部长王涛对开学初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就新学期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筑牢安全底线,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二是要聚焦思想引领,扎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老生返校引导,强化价值塑造和学风建设;三是要强化人文关怀,及时回应学生诉求,用心用情做好帮扶指导,营造温暖积极的育人氛围。王涛部长强调,全体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新学期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通过本次培训,全体辅导员不仅拓宽了理论视野,更强化了育人使命与职业信念,辅导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温暖而坚定的教育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浸润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引领学生前行。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辅导员专业发展体系建设,完善长效培养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通讯员:学生工作部 王焕)